广东多地福寿螺泛滥!怎么一下子出来这么多,为什么福寿螺不能吃?

时间:2022-04-23 19:08来源:聚焦中国报道人气: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生活在南方田野里的很多物种变得越来越活跃,其中对于福寿螺这种生物,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没有吃过的也听到过它的“大名”。进入4月份以后,在广东省的深圳市、惠州市等多个地区,即使在公园的池塘中,都能看到福寿螺的身影,它们或漂浮在湖面上,或隐藏在湖边的杂草中,或徜徉在湖中突出的石块上。

福寿螺的图片是什么样子

上图是福寿螺本体

上图是福寿螺卵块

而且有的区域还密布着福寿螺产出的卵,呈现出鲜艳的粉红色,从远处看非常显眼,有人称其为“粉红色的糖果”。联想到近年来屡屡出现因吃福寿螺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许多人不禁心生疑问,到底是因为吃的方法不当,还是因为福寿螺就根本不能吃呢?

先来看几起因吃福寿螺而引发的事故。

2006年,北京一家饭店出品了一道“凉拌螺肉”菜,由于原来的主材-海螺的价格较高,饭店决定把海螺换成福寿螺,结果许多顾客在食用后出现了寄生虫感染的问题。主要症状是头痛发烧,皮肤灼痛,眼睛不能完全闭合,甚至面部瘫痪,后来证实这些症状是由广州管圆线虫所引起,直接来源就是福寿螺,这让这种螺类的“知名度”一下子大了起来。

2017年,一位女士在度蜜月期间,在街上吃小吃,禁不住福寿螺的诱惑,吃了几只,后来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就饱受病痛之苦,后来查明寄生虫已经入侵到了她的大脑里。在治疗期间,因服用过多的激素药物,造成身体不可逆的损伤。

诸如此类的事件,每年几乎都有发生。

之所以屡禁不止、防不胜防,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极强。福寿螺是一种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淡水螺类,由于一开始对它的危害性认知不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福寿螺被当成一种可食用、营养丰富的经济型螺类引入了我国。然后在数年的时间里,就完全适应了我国的环境,不但在广东等南方省份的一些养殖场“突围”了出来,迅速占领了很多淡水水域,而且还快速向外省蔓延。

由于它们的繁殖力超强,雌性成年个体一年可产卵20到40次,每次产卵几百到上千枚,数量越来越多的福寿螺严重挤压了其他淡水生物的生存空间,造成了“生物入侵”事件,于是我国将其列为重大的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第二是福寿螺的生存能力极强。由于福寿螺的个头大,肉质要比田螺多得多,而且还非常容易成活,繁殖率还高,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很多地区都大兴福寿螺养殖之风,这为福寿螺的泛滥提供了便利条件。

后来,随着一些寄生虫感染事件的频发,以及福寿螺的肉质比较硬,口感差,很多养殖户被迫转行,将原来养殖的福寿螺收集起来投放到自然环境中,于是这些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福寿螺,很快在水稻田、池塘、河道等地“安了家”,凭借着强大的适应能力,一路向北蔓延,最北端甚至到达了辽宁省境内。

第三是一些奸商进行了“调包”。由于福寿螺的养殖成本低,同时自然环境下也很容易抓到它们,因此一些原来以田螺、海螺为主要食材的商家,为了利益最大化,不惜以危害食客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将原来的主食材替换成了成本很低的福寿螺。由于味道和口感区别不是太大,所以食客们往往被蒙在了鼓里,为寄生虫感染埋下了“祸根”。

福寿螺对自然界的危害性,是它们对本土生态环境系统会造成严重威胁,很多与福寿螺有食物来源重叠的动物,往往会因食物短缺而出现营养不良甚至种群消失的问题,与此同时,自然界中生存的福寿螺,因为坚硬的外壳保护,天敌种类和数量很少,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的泛滥。

而福寿螺对人体的危害性,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它们的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据有关机构检测,一只150克左右的福寿螺体内,就差不多有3000到6000多只寄生虫,主要包括后圆线虫、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即使福寿螺在烹饪时全部煮熟,里面的寄生虫也并不能完全被杀死,当被吃进肚子里,有一定的概率会引发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疾病,严重的还会导致嗜酸细胞增加性脑膜炎,危及人类的生命。

因此,大家对福寿螺一定要“忌口”再“忌口”

千万不要对它硕大的身躯、饱满的肉质所诱惑,在外就餐时能不吃螺类就不要吃,免得引起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

而对于在野外生存的福寿螺,要想控制和消灭它们,难度就比较大了,可以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限制,比如在水域里定期清淤;在福寿螺越冬或产卵期前,对河湖和农田里的成螺进行人工捕捉,然后进行无害化销毁;另外还可以在泛滥的地段,辅助采取饲养鸭鹅等家禽和其他鸟类,来进行生物性防治。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本类推荐
用户评论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