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3 19:25来源:聚焦中国报道人气: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近十几年来,随着太空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将研究的重点,从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转移到火星上来,关键原因就是金星表面的自然环境太过于恶劣,着陆探测器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面临损毁的命运,而相对来说火星表面就“温和”得多。2020年,我国“天问一号”、美国“毅力号”、阿联酋“希望号”这3个最新的火星探测器相继发射,把人类对火星探测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美国、俄罗斯、中国等这些航天大国关于火星中长期的计划中,都有着非常宏大的目标,即中期从火星上取土返回,远期在火星上建立永久性基地,对火星的自然环境、地质结构、大气组成、太阳高能粒子、宇宙射线以及生命支撑系统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观测和试验。所以,如何在火星这片荒芜的星球上,建立能够供航天员长期驻留和安全保障的建筑,则成为决定火星远期探测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印度在航空航天领域一直想有所作为,无论是在卫星发射、载人航天、导航系统、月球探测等方面,都进行了诸多尝试,不过,由于技术层面的不完善或者太过于急功近利,很多尝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或者被迫推迟。但是,印度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继续向着他们“宏伟”的目标挺进。
这不,最近,印度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印度航天局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开展了一项项目合作,合作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未来人类能够登陆火星,研制出建造火星栖息地的一种新方法,这项合作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航天大国都在组织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不过印度科学家的研究路线,让我们觉得“味道”有点太重了。
那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呢?原来印度的科学家们已经制定了相关方案,正在开展建造材料的相关试验,而建造材料的来源,是想依靠火星表面的土壤,在其中掺杂哺乳动物甚至人类的尿液以及一些细菌来实现,通过这样的混合物,来制造适合在火星上建造人类基地的“太空砖”。
现在印度研究团队所做的试验,主要程序是首先从一些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尿液中提取出尿素来,然后再用一种叫做瓜尔豆加工而成的物质来模拟火星土壤,最后再加入氯化镍、巴氏孢子菌,从而形成一种类似“泥浆”的物质。研究团队把这种混合物放到特定的模具中,从而加工出来所需要的“砖体”形状。
根据印度研究人员的描述,通过上面的程序制成的“泥浆”,在细菌和尿素相互作用下,可以让尿素结晶并形成碳酸钙晶体,这是地球高级生物骨骼、甲壳类生物外壳的重要组成物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坚韧性,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撑作用。
此后,碳酸钙晶体与巴氏孢子菌又会发生作用,从而形成一种生物聚合物,相当于地球上的“水泥”。而混合物中添加的氯化镍,是推动细菌生长和发展的一种关键物质,因为火星土壤中遍布的氧化铁对细菌来说具有很大的毒性,用氯化镍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细菌的伤害。
目前,印度的科研团队,正在抓紧开展该新型“材料”深入的测试工作,比如研制一个名为火星大气模拟器的设备,在实验室中重现火星的大气环境,从而对“砖块”的性能进行评估,完成这些后,他们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在未来的火星探测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印度的这项试验,对于本国的科学家和民众来说自然欢欣鼓舞,但同时也受到了其他国家很多科学家的质疑,理由是多方面的,比如,从植物中提取的物质,很难完全模拟火星土壤的结构和成分;通过生物聚合的方式制成的碳酸钙生物聚合物,在火星表面较低的重力环境、高强度的太阳辐射和高能粒子的直接冲击下,是否具有长时间的稳定性。
另外,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事,那就是是否会造成火星环境的污染。因为现在世界各国在开展地外星体的探测活动中,都遵循着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确保各种航天器,不携带任何可能影响科学发现以及损害目标天体的意外细菌或者其他污染物。而印度的这项研究,正好与这个原则相悖,这些材料中所添加的细菌数量肯定不会少了,它们在火星环境下能够存活多长时间?会不会在火星极端环境下发生变异?对未来火星基地的航天员身体会不会造成威胁?这些都是未知数。
因此,对于印度科学家正在开展的试验工作,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造成别因为冒进而影响了人类火星探测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