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5 22:12来源:聚焦中国报道人气:
众所周知,寻常狼疮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真皮的浅层,常因瘢痕收缩而形成各种畸形,如口眦偏斜,眼睑外翻,鼻如刀削,小口,小眼或关节强直,指节断损。对于这种疾病我们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消灭传染源,杜绝传染途径,开展卡介苗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具体知识如下文介绍!
本文目录
1、寻常狼疮的症状有哪些?
2、寻常狼疮的不同种类
3、寻常狼疮经常长在哪里?
4、寻常狼疮的病因是什么?
基本损害为粟粒至豌豆大的狼疮结节,红褐色至棕褐色,呈半透明状,触之质软,微隆起于皮面,结节表面薄嫩,用探针探查时,稍用力即可刺入,容易贯通及出血(探针贯通现象)。如用玻片压诊,减少局部充血时,结节更明显,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如苹果酱颜色,故亦称“苹果酱结节”,有时许多结节互相融合构成大片红褐色浸润性损害,直径可达10~20cm,表面高低不平,触之柔软,覆有大片叶状鳞屑。
在长期的过程中有的损害自愈形成瘢痕,有的结节往往破溃形成溃疡,溃疡开始时仅见于损害的一部分,以后可致整个损害全部溃烂。其溃疡多浅表,呈圆形或不整形,溃疡表面为红褐色肉芽组织,有少量稀薄脓液,脓液干燥后结污褐色厚痂。溃疡边缘不整齐,质柔软,色暗红,边缘呈潜行性。在发展过程中,溃疡中央或一侧结疤治愈,但边缘或另一侧不断向外扩展,可形成大片损害,亦可形成环状、弧形或蛇行性等特殊形态。组织毁坏性大,愈后结成高低不平的条索状瘢痕,严重者瘢痕收缩,发生畸形或功能障碍。寻常狼疮的再一个特点为已愈之瘢痕组织上又可再生新的狼疮结节,再破溃形成溃疡,故本病常迁延数十年不愈。
1、扁平寻常狼疮:损害表面平滑,可有少许鳞屑,呈片状浸润斑片,由狼疮结节构成,愈后有较扁平的萎缩瘢痕。
2、增殖性寻常狼疮:包括结节性狼疮、瘤样狼疮、疣样狼疮、乳头状狼疮等。此类狼疮为狼疮结节密集互相融合,高出于皮面呈明显的浸润状肿块或大小不等的乳头状增殖。
3、溃疡性狼疮:常形成较大面积的溃疡,可由狼疮结节破溃而发生,亦可由皮肤下方淋巴结、骨骼或其它组织的结核感染时所继发。
4、播散性狼疮:为身体内部结核病灶中之结核菌经血行播散至皮肤而发病。本病可见于患麻疹或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后的儿童,皮肤突然出现散在性的由狼疮结节构成的小斑片,病损数多,互不融合。
寻常狼疮的好发部位以面部最多,约占50%以上,其次为四肢、臀部及颈部等处。面部寻常狼疮常致组织毁坏而损坏面容,如鼻软骨及鼻翼破坏,鼻孔显露呈鸟嘴状鼻;有时整个鼻子毁坏,只见鼻中隔后部及鼻甲部;耳郭破坏只留耳孔;颊部及眼睑皮肤毁坏,瘢痕收缩而使眼睑外翻、兔眼等,可导致结膜炎、角膜溃疡甚至失明。四肢及颈部损害可因瘢痕收缩而挛缩畸形,有时肌肉、肌腱或骨骼可毁坏,甚至指(趾)脱落而残缺畸形。
寻常狼疮也常侵犯粘膜,粘膜损害可为原发性,或由面部狼疮扩展而来。鼻粘膜及口唇部较为多见,鼻粘膜损害可沿鼻泪管侵及泪囊甚至眼结膜,亦可向后伸延至鼻咽部,并可经腭前孔而至硬腭前面。咽部损害可经耳咽管蔓延至中耳。整个口腔粘膜及口唇发生粘膜狼疮,但由于粘膜潮湿及其它细菌的污染,粘膜狼疮可显一片微高起的肉芽状斑片,灰白色,表面不平呈颗粒状,有时伴有微小溃疡,表面结痂。齿龈可出现肿胀及溃疡,牙齿亦可脱落,偶侵犯舌部发生乳头肥大或疼痛的裂纹。由于口腔粘膜损害,饮食障碍,致使患者营养不良。
寻常狼疮是发生在先前感染过结核,且已致敏者身上的一种继发性皮肤结核,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的敏感性很高。结核杆菌可经皮肤损伤处侵入皮肤。寻常狼疮亦可由破溃的淋巴结、骨关节结核病灶直接或经淋巴管蔓延至皮肤,也可由内脏结核病灶经血流播散至皮肤。极少数病例可发生于卡介苗接种处,故认为在卡介苗接种后,如在接种处发生肉芽组织,久不消退,即应追踪观察。
此外,患者的营养、生活条件、卫生状况、个人抵抗力等对寻常狼疮的发生与发展皆有很大的关系。
注意:寻常狼疮无明显自觉症状,在有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如不伴发其它结核病,全身症状较轻。此类再感染性结核病,一般不累及局部淋巴结。